海棠文学 - 耽美小说 - 小楼传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20

分卷阅读1220

    这样的人生,自然是好的。只是。他还是不知道,到了赋闲之时,自己这样的人,还可以做什么?

风劲节心中忽然一动:“去当先生如何?”

“什么?”以卢东篱和他的默契,一时居然也没听明白。

“当教书先生啊。”风劲节眉开眼笑的。

卢东篱愣愣地望着他发呆,嗯。这个。这个……

风劲节哈哈笑起来:“别吓着了,我不是让你去教小孩读三字经。而是去教导那些心怀大志,心系天下,且才华出众的年青人,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如何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

他这主意,却是从方轻尘那里想起来的。方轻尘搞地慎源学社,最初只是一时意动,可是做着做着,却也找到乐趣了。

他很恶趣味地要求学社的学子穿统一的白色衣服,在招学生时,除了看对方的才学之外,对于英俊漂亮地学子还少少给点加分。然后动不动就给自己易容改装,以创始人,校长,兼客座教授的身份跑去视查一番,顺便讲几课,一眼望去,几百个白衣飘飘眉目俊朗志向远大热血热心的青春少年,对着他满怀崇敬地行礼,几百个清朗的声音一起喊“山长”,这实在是太有成就感了!

自我感觉一好,就开始想把这学社推广开来,在各地、国开分校,可惜啊,秦旭飞只听说学社的人想去秦国搞学术交流,就立刻警惕地一口拒绝。其实以学校对学生老师的自由放纵,比压制君权的主张更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说法都有。但秦旭飞一眼就看穿,其他地所有学说都是幌子,方轻尘只不过是把一棵树藏进了树林里罢了。

被秦旭飞拒绝之后,方轻尘也想着以慎源学社的风气和宗旨,不易得到别国君主的认同,当然要是就此止步,他也就不是他了。他打的主意是披张皮,改个校名,隐藏真实身份再去开分校。只是要在别国也把学社开出那种规模,造出那种影响力,收罗天下英才,总要点官方势力的帮助支持才好。自然,方轻尘第一就把主意先打到自己的同学身上。

容谦顾忌着燕凛,不太愿意方轻尘在燕国折腾,但照慎源学社地风格能力来看,确实能培养出许多纳百家之长,眼界心胸都足够开阔地人才。这些人,培养出来,若能为国所用,却是国家的幸事。

最后,容谦坦然和燕凛讨论了这件事。燕凛却是对自己极为自信。燕国地强大稳定富有,远远不是秦国可比,在他自己掌国主政的岁月里,他相信所谓架空皇帝的思想,不会在燕国流传的土壤。而后世……如果后世子孙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宝座,那一切后果都是他们活该。天下从来没有永远不灭的王朝,他又何必管得那么长远。

让方轻尘在燕国办学社,给燕国培养人才,为他干活还不好?而他呢,极力扶持另一个完全想反地学说来和方轻尘打擂台。让方轻尘手下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学生较劲,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老师争论去吧,从来堵不如疏,他只需要在一旁看热闹……

而在吴国,因为萧家和吴王已是越来越针锋相对,相看两厌,萧家几乎能影响吴国半壁江山,有此支持。学社根基已足。

风劲节却一直忙着新政地事,顾不得上心方轻尘这边,此时听卢东篱念起将来之事,却忽然有了这么个念头。

以他们如今的权位,支持方轻尘办学校是轻而易举的事,以方轻尘的经验,手段,财力,势力再加上官方支持,短时间内就可以把学社的规模做大。影响搞大,并网罗一批赵国的学者名流,有了这么好的师资条件,卢东篱若再加入其中。把他在赵国金光闪闪的招牌拿出来晃一晃,整个赵国地少年学子英才们,能忍得住不来投入门下的,只怕不多吧?

招收的杰出人才,出众学生越多,其他没有进入学社的名士大儒们怕也越是眼热,毕竟得英才而育之都是这些大师们的愿望。如此一来,又可以很顺利地再挖了不少名人。有了这么多名师聚在一起,更能令各方学子,死心塌地,一心一意,要进入学社。

如此一来,不夸张地说。赵国年青一代。至少百分之七十的英才,都会聚集在这里。而这些人的人生观,理想志业又都会受到那些名师们的影响,这些师父之中,自然包括卢东篱。

将来,这些弟子们将会有一大部份踏入仕途,这其中又有不少人传承着卢东篱的思想,他们会自然而然,走在一起,形成联盟,彼此互相扶助着,支持着继续维护他与卢东篱在朝堂上留下的许多制度和规则。

如此一来,既助了方轻尘一臂之力,又让卢东篱一生志业可托,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念即动,他便趁此,将整件事都对卢东篱说了。方轻尘地心思,做法,手段,目标,他都合盘托出,绝无隐瞒。

卢东篱对方轻尘的目的虽觉震惊,却出奇地并不反感。他不是皇帝,不会对此有危机感和排斥感,这几年,他本人也一直对于臣子的忠诚,君主地权力,做过诸多反思,只是不象方轻尘那么激进罢了。

“明着打慎源学社的招牌怕是不妥。”卢东篱思索着道,赵国的事,毕竟也不是他和方轻尘能完全说了算的。赵王的权威地位仍需受到尊重。“如果换个名字的话,以我们的能力,倒是可以支持这学社办起来的,等学社扎下根基,聚集了众多地大儒名士和国内最出色的年少俊才,除非陛下想冒险千秋万世被读书人骂死骂臭,否则绝对不敢轻动。”

心中设想着未来会在赵国创建的学社,设想着,那些学问,思想,知识的交流和碰撞,设想着那些代表国家未来的少年学子,卢东篱心中也渐渐有些神往。

学社会接纳所有不同的学术意见想法,任何理念不管是惊世骇俗,还是天真可笑,都会被容纳,学生们可以同时选择自己喜欢地课程和老师,也可以拥有许多出色地老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老师提出置疑,老师们也可以畅所欲言,完全不用有任何顾忌担忧。学社定时举行公开地辩论会和讨论会,学生们之间,可以形成各种团体,有了新的想法看法,有了想要钻研的课题,都可以公开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携手同行……

如果真能达到楚国学社那样的声势,那样的成就,那么,未来三十年内,赵国的风云人物,必然多是从那学社里走出来的人才。

那些少年的学子,从天南海北而来,汇聚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会有闪亮的眼睛,会有充满朝气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