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9

分卷阅读219

    回金陵任闲差,金陵那地方就是养老的,朝中大臣都以为他此生不可能再冒头了。没想到崔南轩抓住机会掌握金陵镇守太监贪污的罪证,告了太监一状,顺带着把金陵的大小官员全给收拾了一顿,一时之间金陵风气大改。皇上看过奏报以后,想起他前几年改革吏治时那股一往无前的冲劲,又下旨将他调回京师。

孙贵妃和孙贵妃的哥哥知道消息以后,当着皇上的面抱怨崔南轩无法无天,对金陵的勋贵之后不尊重。

皇上笑了笑,说:“他那人就是性子直,他是不是又得罪你了?朕代他给你赔不是。”

吓得孙贵妃的哥哥连忙跪地请罪。

现在朝中人都看明白了,皇上没打算真的冷落崔南轩。

王大人入阁的事只差临门一脚了,崔南轩还是不肯表态,周仁是王大人的门生,很想将崔南轩拉入自己这一方的阵营。

两人坐在内堂说话,忽然听到驿站外面响起一片喧哗声。

驿站的属官和杂役连滚带爬跑了出去,一阵咴咴马嘶,人声嘈杂。

属官们又跑了回来,神色仓皇,跑得太快,好几个人接连跌了几跤,上楼翻找了一通,又噔噔噔噔跑下楼,慌里慌张奔出去。

周仁笑了笑,“这是怎么了?”

叫住一个属官问询。

属官拼命擦汗,给周仁作揖,“大人稍等,锦衣卫在外边等着,小的要将驿站的三十匹马全部放出来……”

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跑没影了。

周仁做了个鬼脸,原来是锦衣卫,怪不得吓成这样。

他也不敢和锦衣卫打照面,“崔大人,我们要不要避一下?”

崔南轩神色微动,摇摇头。

周仁便也不动,属官们跑进跑出,却没人去准备接风酒宴,他忍不住出声开玩笑,“无酒无菜,也不怕怠慢了那些爷爷们?”

属官回道:“霍指挥使急着走,不进来,换了马立刻就走。”

霍明锦本人在外面?

周仁吃了一惊,压低声音说:“怎么这么急?吃顿饭的工夫都没有?不知道这次他又抄了谁家。”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后,驿站外的动静慢慢消停下来。

属官们汗水淋漓,回到内堂,瘫倒在地上大口喘气。

霍明锦连停下吃杯茶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没敢耽搁,将驿站最好的马全部送上,生怕耽误锦衣卫的差事。

闹得不好就可能被降职查问,还好这一次锦衣卫来去匆匆,换了马之后立刻就走,干脆得很。

周仁喝了杯酒,道:“看样子,霍明锦是从河南回来的。”

坐在对面的崔南轩垂下眼帘,修长手指在桌上划拉几下,“山东登州府、莱州府一带盐工起事,霍明锦奉命彻查盐运之事,怎么从河南回京?”

一个在东,一个在南,就算绕路走也不可能绕到河南去。

周仁诧异道:“崔大人不在京师,对京师的动静倒是了如指掌。”

崔南轩不语。

周仁笑了一下,接着道:“谁猜得出霍明锦在想什么?”

他望一眼左右,往崔南轩身边凑近了点,小声说:“崔大人前一阵儿不在京师,或许没发现,霍明锦变了许多。”

人人都知道霍明锦只是皇上用来对付沈介溪的一把刀,等到沈介溪倒台的那一天,霍明锦的死期也到了。

霍明锦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横冲直撞,我行我素,做事完全不讲究后果,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都被他那股杀气镇住了,没人敢和他正面对上。

“这是王大人告诉我们的,以前的霍明锦,是一把刚出鞘的刀,见血封喉,渴饮人血,横空出世,很有可能将朝堂搅得一团乱……可是他忽然变了。”

周仁双眼微眯,“怎么说呢,那把刀忽然还鞘了,王大人说,杀人的刀不可怕,因为他直接,没有什么手段。这把刀还鞘的时候,才是他真正可怕的地方。他学会审时度势了,开始给自己找帮手,翰林院有人暗暗倒向他了,中立派也有很多同情他的人,以前他锋芒毕露,现在他不动声色,杀人于无形,上回在宫宴上看到沈介溪,他竟然什么表现都没有……”

崔南轩扬了扬眉,“他找了个高人相助,还是从哪里请了谋士出山?”

周仁嗐了一声,“没人知道……大概是他从湖广回京师以后。对了,崔大人那时候也在湖广,说不定霍明锦的高人就是在湖广找的。”

崔南轩不语,仔细回想,霍明锦在湖广只干了一件事,杀徐延宗。

懂得给自己留后路,说明霍明锦开始惜命。

真是匪夷所思,一心只想和沈介溪以命换命的霍明锦,竟然也有惜命的一天。

崔南轩慢慢饮尽杯中残酒。

第91章错过

回到武昌府时,贡院街繁盛的玉兰花已经开败,碗口大的花朵随风萎落,掷地有声。

离开前,坐在书房窗前看庭院的花树,犹如堆了满枝头的积雪。归来时,满院新叶绿得鲜润,大街小巷的行人已经换上轻薄纱衣了。

傅四老爷安然无恙,大吴氏和卢氏喜极而泣,哭得死去活来。

一家人又哭又笑,又笑又哭。

末了,傅四老爷擦干眼泪,拍拍哽咽的傅月和傅云泰,摸摸低头擦泪的傅云启,对卢氏说:“我看武昌府的小娘子就是比咱们黄州县的讲究,天气热起来,该给月姐、桂姐和英姐裁新衣了,首饰也得重打,这边时兴葫芦、蝴蝶样式的,再给启哥和泰哥买几把川扇,几双陈桥鞋。”

卢氏破涕为笑,“你就晓得惦记这个!”

大家都笑了。

在家住了几日,傅云英和傅云启仍然回书院读书。

卢氏看傅云启自从去书院以后变得沉稳了不少,每天在家天不亮起起来读书,整个人的气质风貌都变得不一样了,有些意动,和傅四老爷商量:“反正现在一大家子都在武昌府,不如把泰哥也送去学堂,让他和哥哥、meimei一起上学,也好教他早点晓得道理,将来好顶门立户。”

傅四老爷摇摇头,长叹一声,说:“泰哥不是读书的料,强求不得,以后让他跟着我吧,好歹学点本事,免得以后出了什么事他一窍不通,他是男孩子,惯不得。”

儿子这么小就不能上学,卢氏有些心酸,但想起前不久宗族欺压母子几人时的惨状,也知道这样安排是最好的。以前家里人口少,她和婆婆惯着孩子,把孩子惯得比女孩子还娇气。出事的时候泰哥什么都不懂,还以为族老们是好人,差点在卖铺子的契书上画了押,要不是英姐回来得及时,一家子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官人也不可能得救,一家人早就被逼死了,哪能像今天这样一家团圆!

卢氏狠下心,道:“我都听官人的。”

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