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言情小说 - 盛唐贤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2

分卷阅读292

    上皇气出好歹,如何是好?

长孙皇后明白这个道理,李世民显然也明白,对于永嘉这个meimei,一时半会他还真不好处置,唯有想到死去的窦抗,心里愈发的觉得对不住窦奉节,像窦奉节这样的好儿郎,配永嘉是糟蹋了。

时间继续往前滑行,转眼就到了三月十六,襄城长公主出嫁的日子。

这一日的长安,天高气朗,睛空万里,襄城身着大绿色的公主嫁衣,由帝后亲自送上六马的嫁轿,出了宫门,带着长长的嫁妆队伍,朝着宋国公府去了。

襄城公主主动推辞公主府一事的美名早被帝后公布于众,满朝文武听闻此事之后,无不羡慕萧瑀,觉得这老家伙的福气实在太好了,居然娶了个这样通透知礼的公主。

尚公主实是美事一章,不过在朝也有不少身居实职的人不愿尚公主,原因么,自然是尚了公主之后,一大家人无端端的都要低她一头。

人家娶媳妇回家,是为了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和丈夫的,尚了公主,则像娶了个祖宗。

别说让她来侍奉公婆,她不找你茬就算烧高香,公主一年四季都住在自己的公主府,偶然来婆家露个面,公婆见了她还要行礼,这等滋味......

可是萧瑀这老小子的儿子,居然尚了个不要公主府,愿意和普通人家的贵女一样,嫁进门,就以萧家媳自称、一心一意侍奉公婆和丈夫的公主,这运道实在是......

一时之间,京都无数勋贵说起萧瑀的时候,语气都酸溜溜的,而当事人萧瑀父子,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脚上都带风。

尤其是新郎官萧锐,心里的那份喜悦旁人根本体会不了,迎亲的当日,身着大红喜服的新浪倌目光落在身边的豪华嫁车上,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

第三百零七章敲打

当然,凡事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不好的一面,襄城此举,站在大多数的群臣和百姓的角度上来讲,自然是备受推崇和赞誉。

大家觉得皇家公主,能如此谦恭知礼接地气,实乃皇家教导有方,是帝后真正把百姓装在心里,不让皇家人有凌驾众生之上的心里之故。

这般接地气,又能这般真心实意为民着想的帝后和皇家人,自然是备受人拥戴。

但反过来,若碰上那等喜欢钻牛角钻、以及利益受损之人,对此则会感到极度不满。

尤其是得利益受损集团,如皇家宗室,以及一众公主,和有公主的妃嫔娘娘们。

你襄城身为长公主,嫁人的时候第一个拒绝了公主府,陛下还下令让大家都向你学习,你这样做是希望皇家所有的公主都像你一样,以后出嫁都不要公主府?

让所有的公主都像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一般,去恭恭敬敬的孝敬公婆,小心翼翼的讨好丈夫?

不仅是公主和妃嫔们不高兴,太上皇李渊也不高兴,在他看来,皇家人就该有皇家人的威严和特权。

皇家的公主下嫁到朝臣家里,那是皇家对朝臣的恩宠,这些人不思感恩,还指望皇家的女儿像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一般,尽心尽力的讨好他们?

若皇家的女儿日子都过得如此憋屈,世人谁还会不惜一切的都去争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只是襄城这事帝后两口子都赞不绝口,他一个不管闲事的太上皇心里再不舒服,也不好公开站出来和帝后打擂台,只能自己窝在宫里生闷气。

深谙父亲心事的永嘉趋机在他面前大力抨击襄城,她说襄城此举是踩着皇家的颜面和威严来给自己营造口碑,获取赞誉。

说话永嘉是真的很生气,她现在已经十三周岁,没什么意外的话,只怕明年就要出嫁了,在她看来,襄城此举就是故意和自己作对,故意打自己的脸。

她以前是很不把襄城放在眼里的,觉得襄城很小家子气,很上不得台面,一个靠着拼命讨好皇后才得了皇帝青眼的卑微公主,能得一门不错的婚事亦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

她万没料到的这个她一向不放在眼里的透明公主,出嫁的时候竟如此高调的来了这么一出。

永嘉本就对窦奉节这个驸马不太满意,现襄城这么一闹,难道还想让自己和她一样,嫁入窦府之后,连座自己的公主府都没有,每日晨昏省定,去给窦奉节那个寡母请安?

自从襄城推辞了公主府、并言明嫁入萧家,就是萧家媳的言论被帝后宣布出来,同时帝后还下令让所有公主都向她学习的时候,永嘉就憋了满肚子的火,若非理智尚存,早在襄城出嫁的前夕,她就冲到襄城的宫殿里找她的茬了。

李渊虽然知道女儿的话有煽动成分,但架不住他对襄城的选择确实不太满意,自然也就不会因此斥责女儿。

不仅如此,襄城出嫁回门后的次日,长孙皇后过来给他请安的时候,李渊就沉着脸不轻不重的敲打起长孙来。

“长孙,襄城拒绝公主府,致力要求嫁入萧家之后,便以萧家媳的身份服侍公婆和丈夫,此举虽能展现皇家公主的知礼柔善,却同样会显得尊卑不分。”

“要知道古往今来,君便是君,臣便是臣,若君臣不分,尊卑不明,就容易乱了纲纪,朕希望你和二郎莫要因小失大。”待长孙见完礼后,李渊便开口敲打了一句。

他的意思不外乎襄城的事只能是个例,而不能依此来要求所有的公主,否则,所有皇家的公主嫁出去之后,连座自己的公主府都没有,要和所有人家的小娘子一般,与公婆住在一起,如此尊卑不分,成何体统?

“儿媳明白。”长孙皇后虽不赞同李渊的言论,却不能当面违逆李渊,只能点头应诺。

她并不认为皇家的威严靠的是高高将自己与臣子和百姓区别开来而获得的。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想要兴盛繁荣,靠的是君明臣贤,是完善合理的律法,若仅仅是靠着所谓的皇家威严,就能震慑百姓,世间的皇朝就不会如此频繁的更替。

当然这种事并不合适与太上皇争论,她心里明白太上皇如此在意这件事,一来确是觉得襄城之举,有损皇家颜面,二来么,自然是担心永嘉受苦。

为此,面对李渊的敲打,她除了不断的点头应诺之外,什么话都不合适说。

其实不仅仅是太上皇对这件事不满,后宫里许多妃嫔,乃至皇家宗室都对此都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