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穿成北静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8

分卷阅读108

    ,但还称不上多有难度,加上回报,可以让他给自己打个七十五分,至于那个晾了小一年的造船任务,似乎还得继续晾着。

造船事小,相对应的船厂和港口都没影儿呢。如今广宁城临海那边的几个码头都是停渔船的,想轻松停靠福船……非得“移驾”旅顺不可。

就在水溶觉得奋斗一年,结果还行的时候,卫若兰则在惊诧广宁的变化。

他的心情套用后世的说法在,大概就是“一年不见,镇子忽然变省会……这世界究竟怎么了”的感觉。

路面就不多说了,出了山海关,联通广宁的基本都是这种宽阔又平整的道路,进了广宁城路面似乎又细腻了几分。真让卫若兰惊异的是客商络绎不绝,行人鳞次栉比的无比繁华却又颇有秩序的景象,他差点以为回到了京城……是的,辽东第一大城辽东城也没有这等盛景。

再仔细瞧瞧,路人穿着打扮似乎真不比京城差上什么。有了全新的第一印象,卫若兰便存了点心事。

而湘云没去过辽东城,跟着丈夫在热热闹闹的街市上闲逛——妇人少女,其中不缺打扮极为入时的,都大大方方出行,活泼不爱拘束的湘云自然也“入乡随俗”,沿路连吃带买,添了许多新鲜玩意儿,尤其是在王府旗下的日化工坊里抢购抢到的玫瑰香水,让她爱不释手,在酒楼里用饭时还要特地拿出来把玩一会儿:装香水的水晶瓶子晶莹剔透,可爱至极也就罢了,连盒子上的绑带都要绑成一朵玫瑰花的样子……未免太有心思!

卫若兰看着媳妇的反应,笑而不语。

水溶归来,不仅用神奇的新产品引来大量批发商,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无限商机;更因为他种田有道,接连丰产,让庄家人有余粮有余钱,导致闻到银钱“香气”的商人来到广宁开办各种铺面工坊。

这里得解释一下:佃户根据产量和质量拿酬劳,不仅包括现钱还包括他们负责的耕地一成的出息。而自耕农可以从王府拿到免费的种子,以优惠的价钱买到王府田庄特制的肥料,借到农具和耕牛,秋收时五成作为赋税交给王府,还要按照王府的价格再卖给田地上两成左右的收获……这样一来,无论是佃户人家还是自耕农都有钱有粮,留够口粮,剩下的钱和粮食究竟是要拿来扩大生产规模,还是拿去消费好好爽一下?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都要啊!

实话实说,连着两年大丰收,确实足够支撑六、七成的农户家庭两者都要。

庄户人家尚且如此,城里那些有家人在王府开设的工坊做工的人家更不用说。工坊的福利待遇因为非常到位,发到手里的月钱完全可以全拿来花销,工坊里的管事又都有言在先,工坊收益极佳,年底必有红包,起码三个月的月钱……于是大家用钱更不那么精细。

卫若兰比他媳妇年纪大上几岁,心机自然也不是他媳妇能比的,吃晚饭,他继续陪他媳妇开开心心地逛街,他在后边一边出钱拎东西,一边还有意识地打听……小两口回到客栈,湘云要去泡个热水澡,而在房中给玻璃门的壁炉添柴,同时默默梳理打听到的各项消息,卫若兰终是在心里叹服了一番。

第二天小夫妻依旧在城里闲逛,到了第三天他们俩才到王府上门拜访——这一日也是湘云跟黛玉约好的日子。

话说卫若兰湘云夫妇还不曾踏进王府地盘,水溶便接到史鼎来信,跟他订点儿粮食的同时不忘把卫若兰给卖了:这娃有天赋有前途,可惜对王爷您不是太服气。

水溶没往心里去:他在京城待了几年,确认过的青年才俊委实不多,偏偏其中好几位在原著中都打过酱油……

再次跟原著的情节对上,水溶赶紧让小图标把人才收拢记在了备忘录上,打算在离京前收一拨人才带走。

然而他却比预料中更早地“潜龙入海”,计划没来得及实施,时过境迁,他今年赚得的钱足够从系统里搞出全套价格优惠又零基础偏还高效的青年将领以及出色将领培训教材,加上专为培训修建的教室已然完工,只待水溶先教出教师种子就可以……静等时候到了开心割韭菜就好,于是他对原著里出现或者没出现过的才俊的需求就没那么高了,当然,送上门的,肯定白送谁不要。

领命前来接待小夫妇俩的是王松鹤……别看这位俊秀的生活一秘好像只会倒茶养生菜,然而只要想想连着几年,都没遭烂亲戚找上王府的门,尤其是在京城的时候,足见此人手腕如何——须知皇帝还有俩穷亲戚呢,就别提北静王府了。

在京城里皇帝对北静王府的恶意又是明摆着,想靠着恶心北静王来讨好皇帝的人家也大有人在。

话说王松鹤打量了卫家夫妇一下,便什么都瞧出来了:女的一派单纯,准能逗王妃开心;男的……适度让这位长长见识,就当他做好事了。

王松鹤故意掐点儿,在带人踏入王爷日常办公待客的院子前,让巡逻的王府侍卫小队从身前走过。

侍卫们近乎相同的身高和精壮的体格,士气高昂装备精良……战甲排布细密,且片片闪银光。卫若兰果不其然注视着侍卫们远去:内行看门道,那身战甲差点晃花了他的眼,就是他上司也不见得能披戴这种甲胄。

他这会儿真地动摇了,开始认真考虑他老爹的建议:倒向北静王府。

却说卫若兰差不多服气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荣府,王夫人则在生闷气:嫁了果然就是飞了,就是个白眼狼,这么快就忘了本!跟她娘一个样!

不过王夫人再怎么腹诽,终究不敢把心虚露于人前。而就在这个时候,宝钗却在向贾母直白地告状,“工坊出产依旧供不应求,只是不像原来那么金贵罢了,当时王爷就说香皂迟早要让人学了去。就为这太太还是往关外去信儿,想让王妃找王爷讨个主意呢。”

这个工坊王爷就是白送的,一方面算是迎娶黛玉的聘礼,另一方面则是看在跟宝玉的交情上。

宝钗如何看不出轻重?

执掌自家生意好几年,眼见着越发蒸蒸日上,丈夫又颇能容人,在很多时候都跟她一条心……她怎么容得下一个贪钱贪权又拎不清一个劲儿要拖后腿的婆婆兼姨妈?须知这生意,她姨妈实在是一个字儿没掏,一份力没出。

贾母瞧了宝钗一眼,宝钗毫不心虚地回望了一眼。

人老成精的贾母立时明白宝钗说这话想必跟宝玉商量过……她跟宝玉宝钗想得一样:凭什么觉得北静王做了荣府女婿就好欺负能予取予求了?

越发长进的孙儿和越发糊涂的儿媳妇,选谁还用说?她果断吩咐鸳鸯,“叫凤哥儿把老~二~家的请来。”

凤姐儿得了信儿,没奈何,只得带着平儿去寻王夫人。

路上凤